【零碳排放】綠惜地球調查19間企業僅4間有碳中和目標及路線圖 促企業盡快加入碳中和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10/20 17:54

最後更新: 2021/10/20 21:48

分享:

分享:

綠惜地球調查19間企業僅4間有碳中和目標及路線圖,批評「港股減碳跑輸大市 」。(洪芷晴攝)

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,為對抗氣候危機,多個國家政府及大企業已承諾「碳中和」。不過,綠惜地球在檢視恒生指數成份股中19間電力及能源、運輸及銀行企業後發現,只有4成有跟隨政府的2050年碳中和目標,而同時定出達標路線圖者只得21%。環團呼籲,上市公司應盡早加入碳中和行列,為地球降溫出力。

綠惜地球早前以問卷調查及利用聯交所披露易平台的ESG報告,並以港府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,檢視恒指成份股中19間涉足相關香港業務企業的《環境、社會及管治報告》,再輔以問卷調查。

調查發現,只有滙豐控股、中華電力、電能實業及恒生銀行4間公司同時有碳中和目標及路線圖。在作出2050年碳中和承諾的企業中,本地企業有6間,佔本地企業的60%;相較之下,8間內地公司中,只有中石油有此承諾,佔內地企業的13%。其餘7家內地企業,有2間依隨內地2060年的碳中和目標,並沒跟上港府2050年的時間表。

綠惜地球表示,香港的溫室氣體排放,主要源於電力、能源業及運輸業,兩者合共佔84%,而銀行業對電力及能源、高碳等產業的融資,同樣對氣候變化有舉足輕重的作用。該會高級項目主住劉兆朗表示,要求高碳排放企業承擔碳中和,已成趨勢。

他舉例指,美國5間最具規模的電力公司已加入2050年碳中和行列,包括Dominion Energy、Duke Energy等,美國最大生物燃料製造商POET、及交通網絡公司Uber、JetBlue航空則承諾2040年達標;至於Google、蘋果公司、Facebook、微軟等國際巨企的碳中和日程更提早於2030年落實。

劉兆朗表示,全球討論碳中和是由2015年開始,惟香港至2021年才開始討論,「本身已是落後於人」,加上一些西方國家,例如紐約曾發生因極端天氣破壞整個城市、故整個國家對於碳排放的風險管理敏感度亦因而提升,「但其實香港的極端天氣問題既愈發嚴重,需要各界齊心面對」。

他建議,港府可按特定行業訂定目標,「例如訂定運輸業不可以多過某個碳排放量」,若高於訂立數字,便要收稅;港府亦可善用本港的國際金融地位,與銀行業商討須在借貸及融資上,提高綠色門檻,「例如不借貸予煤碳業、高碳行業,只借可再生能源、願意減碳排放的公司等」,從而帶動綠色投資。

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:https://bit.ly/3vw84v0
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洪芷晴